「施比受更有福」這句話我們從小聽到大,覺得相當雞湯,這句話之所以聽起來這麼沒說服力,是因為從來沒有人跟我們解釋,到底為什麼施會比受更有福?證據在哪?《給予》這本書就是要用科學和實例的分析,來說說到底為什麼,證據又在哪。
講到幫助別人可以讓自己獲得成功,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,公司裡也有同事常熱心幫忙別人分擔工作,但是換來的除了加班累得要死,也沒加薪阿?若依照書中分析,這是因為他們助人的方式錯了。
人大致可分為三類,分別是「給予者」、「互利者」與「索取者」,而「給予者」又可分為「無私奉獻」和「利人利己」兩種。「無私奉獻」會讓你住套房,「利人利己」才能帶你上天堂。
「無私奉獻」的人有求必應,且不求回報,一心想為對方付出,像個爛好人。這樣的人像阿信般任勞任怨,遇到困難也不太會求助,總說服自己吃苦當吃補。而且像這樣24小時隨時開啟助人模式的狀況下,容易因為別人而打亂自己的計畫,反倒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節奏。作者說,這樣的全然無私,是一種病態的利他主義。
而「利人利己」的人,在利他的同時,通常也抱著利己的動機,這邊所指的利己,不是要從對方身上得到相對應的好處,那是「互利者」,不一樣。「給予者」中的「利人利己」是從幫助別人中,獲得更廣義的反饋,有可能是看到對方成功的成就感,或是收到一封充滿感激的致謝信,當然如果是實質的回饋也欣然接受。聰明的「利人利己」是衡量自己的能力來伸出援手,不會勉強接收無法勝任的責任,或委屈自己來成全別人,「利人利己」者在遇到困難的時候,也會願意向外求助,不會想著保護自尊、或為了證明自己。
「無私奉獻」的人還有一點容易讓自己做到死還被嫌,就是只用自己的角度對別人好,就像你明明很飽了,長輩還是認為你餓,於是一直夾菜給你,你吃飯的心情,當然也就從一開始的感恩和滿足,漸漸變成了為難、不被尊重,甚至是憤怒。一位好的給予者,通常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,找出最適合的方式來幫助他,他們不會表現得高高在上,認為「我是在幫你,你就應該聽我的」,而是謙遜、尊重、願意溝通。
這本書讓我想到多年前遇到的一位「給予者」,她是百貨公司女鞋專櫃的店員。當時我要的尺寸因為調貨需等三天,但我無法再跑一趟,於是多付運費請她到貨後幫我寄宅配,沒想到對方只問了我大約住哪,便二話不說表示她下班後要幫我送到家裡,我不好意思佔用她下班時間不斷婉拒,她卻不捨我的運費堅持要幫我送來,這個舉動讓我感動到事隔多年仍印象深刻。想想看,如果今天我是一位企業老闆或主管,會不想高薪挖角她來上班嗎?
在我的親友中,很幸運的也有這樣一位「給予者」,所以我在閱讀時總拿他和書中的描述作驗證,結果發現和作者寫的並無二致。這個人是我的大姨丈,他博學多聞,為人卻相當謙虛,永遠保持著不急不徐的優雅,且無論是對待長輩或我們這些小孩子,態度總相當尊重,不但不曾倚老賣老,還總是專注的看著我們雙眼,一字一句認真聽我們講話,就算我們這些後輩講了不正確的偏激言論,他也從不責罵,而是以提問的方式,試圖了解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。親戚裡所有人都喜歡大姨丈,我從小到大沒聽過任何關於他的負面傳言或評價,就像作者所說的,真正的給予者,是一個優秀卻不會讓人嫉妒的人;是一個就算有缺點也讓人恨不了的人。
我對《給予》的註解:
● 「無私奉獻」會讓你做到死,「利人利己」才能讓彼此獲得雙贏。
● 「給予者」常見特質:待人寬厚、謙遜有禮、不邀功、不推過、善於溝通、總以對方的角度思考如何幫忙,而不是用”我是為你好”的強硬態度要對方配合。
● 真正的給予者,是一個優秀卻不會讓人嫉妒的人;是一個就算有缺點也讓人恨不了的人。
《給予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亞當.格蘭特 Adam Grant
世界知名的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,也是學生評價最高的老師,並被美國《商業週刊》選為最受歡迎教授,名列世界四十歲以下商學院教授TOP 40。
他畢業於哈佛大學,並獲得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。十四歲時曾想成為跳水選手,但就讀哈佛大學時,他發現比起追逐個人的比賽成就,他更喜歡幫助別人達成目標。他認為心理學能夠改善全人類的生活,於是告別選手生涯,全心投入心理學的領域。
當他還是哈佛大一新鮮人時,就擔任Let’s Go出版公司的廣告業務,結果四個月就創下超過六十萬美元的業績紀錄,十九歲便升任廣告業務總監,並贏得年度最佳經理人獎。這個工作經驗也使他對職場心理學萌生興趣,他發覺大部分的人都將生活重心放在工作上,甚至醒著的時間有一大半都奉獻給工作,但為什麼多數人面對工作卻提不起勁,甚至對自己的工作完全不滿意?他明白自己終於找到了畢生的目標,就是活用心理學專業知識,致力解決這個當代最重要的社會問題。
美國心理學會讚譽格蘭特「改變了我們對工作動機的既有認知,並點出了人際關係可帶來無所不在、強而有力的激勵因子。」他曾獲美國管理學會「卡明斯學術成就獎」、產業及組織心理學會「青年傑出貢獻科學獎」,以及「歐文斯學術成就獎」的工業組織心理學最佳發表論文獎。他主持的「影響力研究室」已培育出十多位博士候選人,並經常獲邀至Google、IBM、美國海軍、美國陸軍等單位演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