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父母和解,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-從自己內心出發

閱讀是學習,是反省,也是自我療傷的過程。

我的家會傷人,所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,我就特別討厭人家說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這句話,而且總嚮往別人家庭才有的自由空氣。但我也很早就意識到,我無法改變別人,只能改變自己。

這本書在兩個方向幫助我很多。一是「覺察」,它讓我看清楚,原來自己對父母的不滿和忿怒,很大部份是因為我預設了父母是「完美」的,因此當我發現他們不完全高尚、不完全都是對的,而且還會讓我受傷時,我便很自然的責怪他們。

有了這份覺察,這本書教會我「理解」。父母也是人,像我一樣有缺點、會犯錯,再怎麼立意良善也會有弄巧成拙的時候,所以我總期待他們必須是完美的榜樣,是不切實際也不公平的。再者,他們的價值觀(例如重男輕女),雖然不適當,那也是祖父母教給他們的,亦或是他們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中理解而來的,並不是為了傷害我而發明的。

記得之前讀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時,書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:「你之所以無法改變,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『不要改變』。」仔細想想我好像也是利用怪罪父母,來合理化自己的失敗與不完美,以逃避努力和改變。

到頭來,解鈴還需繫鈴人,想要與父母和解,只能從自己內心出發。

我對《與父母和解,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》的註解:

● 對於父母的忿怒,也許來自於發現父母不完美的失望。
● 父母也是人,像我一樣有缺點、會犯錯。
● 想與父母和解,要先學會的是對自己負責。


《與父母和解,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
諮商心理師/許皓宜
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,諮商心理師,現專職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,並兼任學生諮商中心主任。曾在大專教學多年,也曾走入醫院和社區,聆聽發生在不同場域的故事。受過心理動力治療、婚姻與家庭治療的專業訓練,是國內長期耕耘於婚姻與家庭治療訓練的師資之一。長期於公共電視「爸媽囧很大」等節目擔任客座來賓&親子教育專家,並為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。

隨年歲往上攀爬,她越體會:人們在關係與自我的探尋中,內心所盼所求,不過「真誠」二字而已。

所以她離開諮商專業系所的教學,真誠地回到自己初衷所愛的書寫——以一種面對人心的深刻與同理。她的口吻直接而犀利,筆調溫暖而幽默,從自己、父母到周圍的人,以及許許多多的關係,寫出了發生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故事,也記錄了我們記憶中不同典範的父母親。

只願,我們能夠面對父母的不完美,原諒不完美的自己。然後同意,原來我們生而都自有一種獨特的價值與魅力。

曾出版著作為《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》《在愛情的四季裡,妳依然可以做自己》,以及有聲書籍《聽孩子說,我們忘了的事》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