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上有兩種人,每天都花很多精力想著錢的問題,一種是銀行家,另一種則是窮人。作者大衛‧K‧謝普勒本身是位資深記者,他花費數十年時間,追蹤美國許多貧窮家庭的生活,希望藉由此書帶大家了解窮人是怎麼變窮的,他們生活中都遇到什麼樣的困境?而我們有沒有方法可以解決?
有首台語歌是這麼唱的:「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。」我們常以為人會窮,都是因為不夠努力的關係,事實上,每個貧窮家庭的組成因素都很複雜,是由經濟、心理、個人、社會等因素彼此環環相扣所造成,而過去事件往往又和未來事件互相牽連。許多貧困家庭是階級複製下的結果,他們很努力,甚至比你我還要努力,卻很難掙脫這張名為貧窮的網。
貧窮家庭一般居住在條件極差的公寓中,環境不佳導致孩子容易生病,付不起的醫療帳單毀了個人信用紀錄,導致貸款利率飆升,為了工作賺錢,他們不得不買便宜卻不可靠的二手車,但也因此有時無法準時上工,因而阻斷了升遷的可能。低階的工作往往充滿危險,除了立即性的職災,工作環境不佳也讓人容易生病,而當身為經濟支柱的家人一病倒,想當然爾更是將整個家庭拖向深淵。
窮人的生活每天都像走在地雷區,一個小失誤,往往造成一連串重大的影響。忘了打電話告知托兒所自己將遲接孩子放學,因此收到以分鐘計的罰款,因為繳不出罰款,導致孩子無法繼續上托兒所,不得不臨時請一天假尋找其他托嬰方式,而損失的一日工資讓他們不夠錢買食物,於是吃下快過期的食品,結果生病了又得請假,急需工人的雇主便將他給解雇了。這一切的結果就只因為忘了打一通電話。
我們都知道,教育是脫貧最有效的方法,這個道理窮人當然也懂,但是缺錢是眼前最急迫的問題,因此窮人家的孩子必須很早就開始工作賺錢。教育程度低落,不但讓他們就此困在貧窮的網中,也更容易誤入歧途。童年時的願景總會變得黯淡,孩提時想成為太空人的男孩,如今成了毒販;夢想當舞者的女孩,轉眼成了未婚媽媽。
上面所提到的都還只是經濟上的困境,大多數窮人同時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,他們承受極大的生活壓力,內心自卑、焦慮、悲觀、自我懷疑,「絕望」是生活中最習慣的感受。因為諸多因素,貧困家庭發生家庭性侵的比例也較高,而被性侵的小女孩幾乎無法翻身,由於沒有接受長期的專業治療,形成了不良的個性與人格,導致她們長大後的擇偶心態不健康,未婚懷孕機率也跟著大增。又是一代階級複製。
你一定會想,國家有許多政策和福利,都可以幫助到窮人呀!沒錯,像書中的美國,同樣也有許多像是失業救助金、食物券、租金補貼、健保補助……等福利制度,但這些補助的申請資格往往相當嚴格、複雜且彼此牽制,甚至還會出現不合理的狀況,像是一位原本失業的人,可能因為找到工作而失去原有的食物券和健保補助資格,但他工作的最低薪資其實比這些補助的金額還要少,而每當工作薪水稍微多一點,可領取的福利也就跟著扣減,兩者間的矛盾,讓工作反而像是一種懲罰。更遑論許多貧窮家庭同時也是非法移民,沒有身分讓他們無法獲得許多社會福利,更沒有立場對抗無良雇主的剝削。
書中當然也有舉出幾個窮人翻身的例子,但仔細梳理後會發現,要幫助一個人脫貧,需要非常多機構共同合作,包含職訓單位、政府政策、社福人員、學校、醫生、雇主,甚至是律師……。就像前面提到的,貧窮的組成因素很複雜,同樣的,脫貧的解法當然也不會簡單,而且許多環節都需仰賴眾人無私的付出與關懷才得以達成。我一直認為,一項政策就算再高明再縝密,只要某種程度上必須依賴人性自律(道德、責任感、同理心、不貪婪……)都終將失敗,因為人性是當中最不可靠的環節。
在讀這本書時,我的內心一直有種理不清的矛盾感,這個矛盾感來自於現今科技發展與人類生存意義的不一致。讓我想到哈拉瑞在《人類大歷史》一書中提出的質疑:人類一心追求更輕鬆的生活,於是發明了許多工具和科技,改變了世界的樣貌,但衍生的結果並沒有任何人料想得到,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樂見的。
高效率的工具和自動化的發明,讓人類得以省下許多勞動的時間,弔詭的是,這些消失的工時並沒有反饋在勞工的生存權上,甚至因為工作技術門檻提高了,導致勞工們必須更加努力學習更高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。更別提扭曲的經濟制度了,雖然我們大概都能明白經濟的運作和銀行的經營考量,但有些事情站遠一點看,還是覺得很不合理,例如:愈有錢的人貸款利率愈低,愈窮的人反而利率高到容易像滾雪球般債台高築。殊難想像,當未來某一天,所有的司機與農民都被機器人取代時,勞工的生活又會是什麼樣貌?被奪走的這些就業機會,是否能換回讓所有人都能享有基本的交通權和糧食配給?我實在很難樂觀。
最後和大家分享書中所引用的威廉‧巴特勒‧葉慈的一首詩,我讀了好難過:
但是我很窮,只剩夢想;
我把夢想鋪在你的腳下;
請輕輕踩啊,因為你踩的是我的夢。
我對《窮忙》的註解:
● 貧窮就像一張蜘蛛網,讓身陷其中的人,愈掙扎愈窮,無法脫身。
● 窮人的生活就像踩在地雷區,任何一個小失誤,都會帶來一連串嚴重後果。
● 比起富人的階級複製,貧窮家庭的階級複製更像是寫在基因裡的天生缺陷。
● 脫貧需要非常多機構與熱心無私的人民共同合作,難度相當高,因為人性是人類演化至今最大的失敗。
《窮忙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大衛‧K‧謝普勒 David K. Shipler
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八八年任職於《紐約時報》。曾於紐約、西貢、莫斯科與耶路撒冷從事新聞報導,後擔任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首席外交記者。此外,他也為《紐約客》、《華盛頓郵報》、《洛杉磯時報》等撰寫文章。一九八三年與托馬斯‧弗里德曼獲喬治‧波爾克新聞獎,二○○一年以《受傷的靈魂》(Arab and Jew: Wounded Spirits in a Promised Land)獲普立茲獎,著有《俄羅斯:破碎的偶像,莊嚴的夢想》(Russia)、《陌生人的國度:黑白美國》(A Country of Strangers)。現為布魯金斯學會客座學者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,並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