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實說,會買這本書其實是被書名騙了。
當初是為了想改掉自己怕被討厭而老是迎合別人、失去自我的缺點而買,後來才知道書的內容根本不是以為的那樣,甚至它還是一本哲學書啊啊啊啊!(゚д゚≡゚д゚) 自從高中買了《蘇菲的世界》完全看不下去之後,就一直很怕哲學書…
最近發現愈來愈多人討論這本書,評價似乎很高還聽說好啃不深奧,在書架上裝飾了5個月,上週總算有勇氣翻開第一頁了。(鼓掌)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書中所敘述的道理均出自偉大的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思想,整本書看完有種簡單又不簡單的感覺,簡單在於,整本書其實都圍繞在幾個重要的理念上,但精簡的重點底下卻延伸出相當廣泛的小概念,這些概念足以涵蓋我們的所有言行、適用每一段人生。
書中內容以「年輕人吐槽哲學家」的對話方式,講述許多關於人生的道理,個人覺得以對話方式來講述哲學是個很聰明的方式,因為如果單一以哲學家的角度來”傳授”知識,好像不管我們認不認同、聽不聽得懂,都不得不接受。相反的,書中的年輕人,就像是讀這本書當下的我們,把所有覺得矛盾、疑惑的地方,全都代替讀者不留情面的反駁與質疑,經過激烈的反覆論證之後,道理似乎也愈加清析、堅定了。
▼ 最近讀的兩本書都好藍,我超愛藍色,看了心情真好~ : )
當中我覺得相當受用也為之震驚的,是它點出了一項我一直不願承認的真相,也就是「心理創傷並不存在。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,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。」
和書中的年輕人一樣,剛開始讀到這段我也想大聲駁斥,一個人小時候受虐或父母離異,怎麼可能不會影響到他接下來的人生?但哲學家說那是因為我們都「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」。因為我們害怕改變會失敗,所以在內心或潛意識中安撫自己:我現在會這樣都是因為我小時候受虐/沒有媽媽/被同學霸凌的關係。把現在懦弱的自己給合理化後,就能繼續躲在羽翼下舔拭著一直以來的缺陷。
雖然一開始不認同,但敞開心胸誠實思考過後,我發現這的確是我一直不願承認的事實。以前我常覺得,父母的過度保護,是造成我現在軟弱的原因,所以才會很多事想做卻跨不出去。經過哲學家劈頭式的點醒,我終於明白,也願意承認,很多事其實不是自己「沒辦法做」,而是根本就「不想做」,不想做的原因有很多,不外乎是”怕困難”、”怕失敗”、”怕麻煩”,把它推到過去不美好的經驗上,說穿了只是為了減少不去做的罪惡感罷了。就像哲學家所說:「你之所以無法改變,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『不要改變』。」
應該有些人和我一樣,為了不想再「害怕被討厭」而買了這本書,但其實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指的是「有勇氣做自己」才能得到真自由。這樣說好像還是很難懂,舉例來說好了,我有個朋友最近很煩悶,她經營的一個社團,因為規則訂得比較嚴格,導致小部份人不爽常常留言嗆她,甚至背地裡在別的地方說她的不是。我的朋友既生氣又傷心,覺得自己為了大家付出這麼多,為什麼會有人要這樣傷害她… (寫到這裡真覺得應該推薦她讀這本書)
書中的哲學家如是說:「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、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,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,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。也就是,得不到自由。」
要了解上面這段話,必須先學習書中的另一個概念,也就是「課題的分離」。什麼是課題?大家都知道「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,卻不能強迫牠喝水。」將馬牽到水邊,是我們的「課題」,要不要喝水,是馬的「課題」。以此概念再回到上一段,意思就是,我們怎麼做,是自己的選擇,別人要認同或討厭,是別人的選擇。
人都有不想被討厭的傾向性,全班50人中,有1個人非常討厭你,你就會變得很在意那個人,常苦惱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他要討厭你,卻忽略了其它49個人,甚至沒查覺當中有很多人是喜歡你的。
尋求認同雖然是種本能,有時並不見得要遵循,為了被喜歡而改變自己,其實是對自己,也對身邊的人不誠實的生活方式。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一書有著許多大大小小對於生活、人際、心理…等的精闢論述,當中的道理多互相交疊、支撐,很難被單一抽出,看太快可能會讀不進心裡,像我自己就讀了好幾晚,甚至覺得還得再看個兩三遍才能完全領會,但只要有耐心一邊讀一邊思考,甚至願意多看幾遍,這本書絕對能讓你受益良多!
我對《被討厭的勇氣》的註解:
● 有許多一針見血的評論,讓人無法繼續自欺欺人。
● 需要細嚼慢嚥慢慢讀、慢慢消化的一本書。
● 蠻需要看很多次來理解,甚至每隔一段時間就看一遍。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岸見一郎
哲學家。1956年生於京都,居於京都。高中開始以哲學為志向,進入大學後,經常成為老師家中的不速之客,不時與老師展開唇槍舌戰。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。除了專攻哲學(西洋古代哲學,尤其是柏拉圖哲學)外,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。積極從事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著述、演講,並擔任多家醫院精神科的「年輕人」心理諮商,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諮商師與顧問。
古賀史健
自由撰稿人。1973年生。專門以聽寫記錄的方式從事書籍撰寫,參與過許多暢銷的商業書刊,以及非小說類書籍的出版。所撰寫的訪談稿,向來以臨場感及節奏感十足而頗受好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