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飛越杜鵑窩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’s Nest》讀書心得
《飛越杜鵑窩》出版於1962年,是非常經典的一本書,其同名改編電影囊括第48屆奧斯卡許多大獎,被譽為「世界電影藝術歷史上最經典的美國巨著之一」,至今仍不斷有人持續在探討本書(及電影)所隱射的社會現象及其背後的意義。
故事從一小段美國童謠展開:…One flew east, one flew west.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’s nest. 「cuckoo’s nest」指的是杜鵑窩,但事實上,杜鵑並不築巢,牠們把蛋下在別的鳥巢中,而杜鵑雛鳥在孵化後,會狠心的將其它的鳥蛋或是雛鳥推出鳥巢,企圖獨佔"養父母"的愛,這樣的特殊行為,從某種角度看來和人類很像,好似受傷(遺棄)的一方,往往容易轉變成殘暴的一方。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作者選用杜鵑窩當作書名的確切原因,但就我看來,這和書本內容真是貼切極了!
《飛越杜鵑窩》一書講述的是精神病院裡的故事。一群「行為、思想異常」的精神病患者,被安置在精神病院裡接受一連串導正言行的約束生活,原本機械化的枯燥生活,直到一位特殊病患(McMurphy)的入院而起了波瀾,從入院的那一刻起,他就不斷的煽動病友們一同反抗權威(Big Nurse)和醫院體制,做出一系列"調皮搗蛋"的瘋狂事,因此有人懷疑他根本沒有病,只是藉著裝瘋來逃避牢獄之災…
《飛越杜鵑窩》表面上寫的是精神病院,事實上,它所影射的是當代的美國社會,大約在1950年左右開始,美國社會籠罩在「麥卡錫主義」的陰影之下(類似台灣以前的白色恐怖),你所說、所表現的一切,只要不符合"社會期待",就會被視為異類或叛亂份子,得強制接受調查、審問、導正、甚至刑責,在現在的我們看來,這一切無疑是自由意志的迫害,是已經不太可能會發生的事,但在當時相對封閉的年代,這些"不正常"的少數人,可說是吃盡苦頭,唯有低頭認錯才有回歸社會的機會。
故事的主角 McMurphy 到底有沒有病?這是書中很值得探討的地方之一。在我看來,McMurphy 沒有病,更甚至,所有書裡提到的病患都沒有病,他們只是和社會所期待的不一樣,病的是社會,是精神病院的體制,是整個社會規範。
雖然現在已經是2014年,我們自認生活在自由開放的年代,但這樣的社會規範其實仍舊存在在不同的生活層面中,甚至我們有時就是那個批判者,指著別人說他的腦子有問題。這不禁讓我想到網路上一段很有趣的話:「我穿外套,5%是因為我覺得冷,95%是因為我媽覺得冷。」
看到這句的時候我真的只想這麼做,因為我家本身就是個小型的行為、思想控制部門,我穿外套是因為父母逼我穿外套,我向長輩敬酒是因為我爸逼我敬酒,我在喜宴結束後換回牛仔褲而不是洋裝,我媽說我不正常,更別提我選擇不生小孩這件事了… 從小到大,在他們眼中我一直是叛逆的,但我心裡很清楚,我只是不斷"掙扎著做自己",因為我本來就和他們期待的"正常"不太一樣。
但,什麼是正常,什麼又是不正常?如果不正常,那是好還是壞?這真的是很有趣的問題。古今中外,有多少不凡的偉人,都曾被視為異類(當然我沒有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意思),他們當中有許多人,是無畏別人的眼光,堅持到有所成就,才終於獲得眾人肯定,那我想問,如果他們在一開始,就被大家的言論壓力給擊敗了,致使我們永遠看不到他的成功,這又該怎麼說呢?
好了,離題太遠了,說點別的,其實在看這本書時,我腦中不斷的想到《陌生的孩子》這部電影,雖然故事軸心不同,但其部份社會背景是相似的,而且安潔莉娜.裘莉演得精湛,是我覺得她最接近影后的一部片了,改天再來介紹給大家。
我對《飛越杜鵑窩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’s Nest》的註解:
● 看完會迫不及待想再仔細看一遍。
● 閤上書後會不自禁在腦中做出許多探討。
● 針對學英文這件事:用詞不華麗,單字很少,文句相當生活化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《飛越杜鵑窩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’s Nest》作者簡介:(截自博客來網站)
肯.凱西 Ken Kesey
1935年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,成長於奧勒岡州,畢業於俄勒岡大學新聞學院。曾參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資助的精神藥物實驗,依據這段時間的親身經驗,撰寫小說處女作亦是成名作《飛越杜鵑窩》,於1962年出版,挑戰權威的荒誕,其作品所呈現的反傳統形象,被認為是聯繫美國五○年代「垮掉的一代」,與六○年代嬉皮時期的重要文化鏈結。